深圳赛时达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赛时达:背光模组,看不见的“光影魔术师”!揭秘液晶屏画质科技

赛时达:背光模组,看不见的“光影魔术师”!揭秘液晶屏画质科技

文章来源:赛时达科技 / 作者:赛时达科技 / 发表时间:2025-09-13

你是否曾好奇,为什么同一张图片在不同液晶显示屏幕上显示效果天差地别?为什么有些屏幕色彩饱满、亮度均匀,有些却灰暗斑驳?答案,藏在每块液晶屏幕的“心脏”里,一个多数人从未留意,却决定视觉命运的组件:背光模组。



一、没有光,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我们常说“液晶屏幕(LCD)”,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液晶本身其实并不发光。每一个像素点更像是一扇微小的百叶窗,通过电压控制开合程度,从而调节光线通过的多少,形成不同明暗与色彩。

而真正提供光源、决定画面基底质量的,正是背后的“光影魔术师”——背光模组(Backlight Unit, BLU)。

可以说,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的“能量之源”。它直接决定了屏幕的亮度、均匀度、色域覆盖、对比度乃至整体画质。没有它,再精细的液晶面板也只是无源之窗,一片黑暗。

二、背光模组是怎样“拼”成的?

一套完整的背光模组,不仅是几盏灯那么简单,而是一套精密的光学与结构系统。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光学部件:负责“造光”和“控光”。包括光源、导光板/扩散板、反射片、扩散片、增亮膜等。

结构部件:负责“承载”和“保护”。包括背板、中框、胶框、前框等,为所有精密光学部件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家”。

三、两种核心架构:直下式 vs 侧入式

根据光源摆放位置的不同,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两大门派,它们各有千秋。

1. 直下式背光(Direct Lit)


直下式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工作原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背光源打光方式是从背面直接往液晶面板的方向打光,背光源的光线依次通过背板腔体、扩散板、光学膜片之后达到液晶面板上。目前背光源通常有传统灯条和mini LED灯板/灯条。

优势:通常能实现更好的亮度均匀性和更精细的局部调光(尤其搭配Mini LED技术),对比度更高。

挑战:传统设计需要较大的“混光距离”(OD值),导致机身较厚。但随着Mini LED技术的成熟,灯珠数量大幅增加、间距缩小,如今已能实现极致薄型化(OD≈0mm),广泛应用于高端电视和旗舰显示器。

2. 侧入式背光(Edge Lit)


侧入式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工作原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光源打光方式是从侧面打光,背光源打出的光经过导光板将点光源转换成均匀的面光源,再经过光学膜片进一步匀光和增亮后到达液晶面板。

优势:结构紧凑,极易实现超薄机身,是手机、平板、超薄电视和笔记本的首选。

挑战:对技术和材质要求高,容易出现屏幕四角暗区(暗角)或亮度不均等问题。

四、深入核心:认识那些关键“队员”

前面讲到背光模组主要由背板、中框、前框、背光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板、扩散片、其他增光类膜片和相关辅料组成。下面对这些主要物料一一进行简单介绍。

背板,主要作用是为光学部件、液晶面板和其他零部件提供支持和固定的作用,同时还能为背光光源提供散热。背板的材质主要是金属,一般采用模具冲压成型的方式制作。

前框,主要作用是固定液晶面板,可以是金属材质,也可以是塑胶材质。

中框,主要作用是支撑液晶面板和固定光学膜片,一般为塑胶材质,通常中框是跟背光装配在一起。

  1. 背光光源 (Light Source)

从古老的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到如今绝对的霸主LED,光源技术是画质跃迁的核心。如今,Mini LED 技术正将直下式背光推向新的高度,通过数千上万颗微缩LED芯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控光和超高亮度。

2. 导光板 (LGP) & 扩散板 (Diffuser Plate)

导光板 (LGP):侧入式背光的“灵魂”。它是一块透明的光学级板材,通过激光或印刷工艺在底部制作出疏密不同的网点,破坏光线的全反射,迫使光从正面均匀射出。



导光板导光方式示意图

扩散板:直下式背光的“揉光师”。位于灯珠正上方,核心作用是遮蔽一颗颗的灯珠影(消除“hotspot”),让光线变得柔和均匀。



扩散板结构示意图

3. 反射片 (Reflector)

一块放在最底部的膜片,使命简单却重要:“拦截逃亡的光线”。任何试图向下泄露的光都会被它反射回去,重新参与“发光事业”,极大提升了光利用率。它还能完美遮挡背板上的各种结构,避免瑕疵显露。



反射片结构示意图

4. 扩散片 (Diffuser Sheet)

位于导光板/扩散板之上,是光线出射前的第二道“揉光”工序。它进一步微调光线,消除细微的不均,提升视觉柔和度。通常分上下两层,下扩散片主打匀光,上扩散片则更侧重保护增亮膜和改善视角。



扩散片结构示意图

5. 增亮膜/棱镜片 (BEF, Prism Sheet)

画质的“放大器”!它的表面有极其精密的棱镜结构,能将原本发散的光线“聚拢”并垂直导向屏幕,从而大幅提升正面亮度(最高可提升超90%!)。摆放角度(0°或90°)至关重要,一旦出错可能导致摩尔纹等光学干扰。



增亮片结构及增亮作用示意图

6. 终极神器:DBEF 与复合膜

DBEF:3M公司的专利产品,堪称“光线回收大师”。它是一种反射型偏光膜,能让被液晶面板吸收的偏振光“反转乾坤”,重新被利用,从而极致提升光效率。效果惊人,但价格昂贵。



复合膜:为了平衡效果与成本,市场催生了多种复合膜(如DOP, POP, MOP)。它将扩散、增亮等功能多层合一,减少膜片张数,降低成本,提升组装良率。

想知道一张膜如何让屏幕亮度暴增75%?继续往下看!

五、亮度之争:一张膜,如何定乾坤?

研发工程师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在成本与性能间找到最佳平衡。而选择不同的光学膜组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我们以最基础的“三张扩散片”组合亮度为基准,来看看增加或更换一张膜能带来多大提升?(详见下表,数据为行业大致水平,仅供参考)



可以看到,通过巧妙的膜材组合,尤其是采用COPP等高端复合膜,能带来颠覆性的亮度提升。而这,正是高端显示设备画质卓绝的奥秘之一。

每一次视觉震撼的体验,每一块惊艳屏幕的背后,都离不开背光模组这项复杂而精妙的系统工程的默默支持。从光源到导光,从扩散到增亮,每一步都是科技与工艺的结晶。

作为一家深耕液晶显示模组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我们赛时达每天都在与这些“光影”打交道,致力于将更明亮、更均匀、更绚丽的色彩,通过每一块屏幕完美交付到您的眼前。

那么,你是更青睐极致轻薄的侧入式背光设备,还是钟爱画质惊艳的Mini LED直下式背光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咨询

QQ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9:00-18:00

电话

业务热线:

+86 18606862091

微信

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邮箱

电子邮箱

markting@san-star.com